时间:2023-04-20 11:56:11 | 浏览:23
“这期的主题,就是城市里面的人与宠物之间、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,是我们做这期节目的出发点。 ”
近日,上海纪实频道《72小时》最新一期宠物医院的故事引起网友热议,片段视频不仅登上了微博热搜榜,截至1月19日,播放量已超过3000万次。就这期节目的主题,上海纪实频道《72小时》栏目制片人郭静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。
她认为,这样的一种纪录,即便是琐碎的,即便是日常的,从长远来看,依然有其价值。用郭静自己的话来讲,“让未来的人看到2018年的上海人是什么样子。”
想要“避人耳目”的阿姨
《72小时》栏目是纪实频道2017年推出的一档纪实类节目,每期时长26分钟,每周一期。以72小时为拍摄周期,每一集择取一个公共空间,采访在此出现的不同人群,询问他们此时此刻出现在此地的原因,并邀请他们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。
自2017年11月1日,开播以来,至今已经播出至第11期,拍摄涉及上海复兴公园、富民面馆等。栏目主编刘跃告诉记者,这样的宠物医院的选题,他从节目开播之后一直想拍,在前面几期节目制作的过程中,就陆陆续续在联系可供拍摄的宠物医院,最后选择的这家医院位于市中心,也是节目组联系过的医院里面,唯一有24小时有宠物医生值班的医院。节目组就是在这家医院遇到了那位带着宠物狗来安乐死的阿姨。
郭静回忆了当天晚上的情形,那天是深夜3点钟。那位阿姨选这个时间其实就想避人耳目。因为她觉得非常内疚,但是她家里面的压力确实很大。
为小狗穿衣服的阿姨
当时,阿姨一进去就看到刘跃的摄制组。她就说:“唉呀,我本来就想着这个时间来,没人知道我来做这个事情,没想到有你们在。”最后,这个阿姨还是接受了拍摄,这样才有了节目中,她的宠物狗做安乐死全过程。
只是即便如此,观众还是会看到阿姨在尽量避免用“安乐死”这样的字眼。那位阿姨最后一直在向小狗道歉,她对小狗讲:“下次不要投胎做狗了,做人好了。”
艰难的取舍
这样一期26分钟的节目,72小时的拍摄期间,前前后后要拍出40到50个人,最终呈现在节目当中的只有10个人左右。
郭静告诉记者,因为节目时长实在有限,有的时候导演不得不仍痛割爱。“我们节目只有26分钟,每一集里面只有四五个比较长的故事,导演都很难取舍。后期剪辑的时候,通常粗剪版本都会比正片要长。”
在宠物医院这一集后期剪辑的时候,刘跃就遇到过这么一个故事。一个外地打工的小女孩,国庆假期在路边捡到一只很小很小的流浪猫。小女孩就把小猫带回在上海的住处养了起来。
刚开始的时候,这个小女孩也不知道怎么养猫,就上网去查了很多很多资料。她也向朋友请教如何养猫。她上班的时候放心不下小猫,就偷偷把它带到公司。这样她的同事也一起开始养这只小猫。就这样前前后后养了一年多。
后来,这个女孩做出自己的人生抉择——她决定离开上海,回老家工作。只不过,由于带动物上飞机,手续非常繁琐,就希望能够将这只小猫送给别人来养。
那天这个女孩去宠物医院送猫,才遇到了刘跃和《72小时》的摄制组。
刘跃说:“她其实已经联系好了那个养这只小猫的人。但是她就是觉得接受不了别人来养这只小猫的这个事实。最后,她费了很多心思,才最终将这小猫带回了老家。”
“这也是人和动物之间相互的关系,一方面是人对于动物就是那种情感——一个素不相识的小猫咪,她可以投入这么多精力;另外一方面猫咪对于她来说也是一种陪伴。”
对于节目故事当中的取舍,刘跃表示,这中间主要有三个考虑。第一就是故事本身讲述的表现力——这个故事就更容易打动人,更容易出其不意;第二就是采访对象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,第三个就是其实是主题,比如这一期的主线故事也是一个救助流浪猫的勇敢的小姑娘,她的故事可能就贯穿这个三天。而前面讲到的那个女孩子的故事,出于结构的考虑,没办法才从节目中拿掉了。
救助流浪猫的勇敢女孩
刘跃说:“我的想法就是,先告诉大家,这个城市里面有很多人他们都很爱动物,然后再告诉大家,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动物。最后一个内容,就是究竟动物对于这些人来讲它意味着什么。最终想要表达的是,其实人和动物之间的这种情感是非常感人,相互之间是一种激励。每一个环节里边那就对应了这样的思路去选故事。”
“真实是生活的力量”
“采访的时候,采访对象聊得很真诚,他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,我们认为也都是真实的,纪录片真实的力量就在这里——平凡的人讲述的日常琐事——最终这些日常里,能够体现出生活本身的力量。”制片人郭静这样来描述节目制作当中的感受。
记者问郭静,在这样一个“做爆款、求爆点”的传播环境下,做这样的“慢”内容会不会觉得担忧,会不会有些压力。郭静表示,这个她并不担心,因为观众内心都是有一个评判标准在的。
“不光是这样的纪录片,就是传统的长期跟踪拍摄的纪录片来说,其实还是有很多观众会想要看,因为其实大家对于社会、对于其他人的生活都是有好奇心,也是很关心的。”
她认为,愿意思考的人会沉下心来看其他人的故事,看其他人的生活,然后反思自己的生活。这些人也可以透过这些,来看到社会发展和问题。
“这个栏目开播之前,我们在思南公馆做过一次试映,当时来了很多观众。这也是出乎我们意料的。当时我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观众有好奇心,让他们想要来看我们的节目。”
郭静觉得,最吸引大家的原因,是这些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,甚至是我们的亲朋好友或者我们自己,所以大家很容易引起共鸣,这些纪录可能会成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。
我是1993年底入市的,基本上算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股民。在此之后,自己的人生基本上就走在股市的K线图上。所以,还是建议投资者能够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,在此基础上,用业余的时候再研究研究股票,偶尔炒炒股票,别把股票投资的事情看来太重。
相比于奢华的豪装,这样的装修不用花太多钱,但完工的效果毫不逊色,3个空间受到很多邻居的赞美,很有生活气息,我建议你们学一学。装了100套房才知道,原来最耐看的还是这种温馨干净的木质住宅。客厅空间比较简单,没有多少物品,只有简单的电视、沙发和。
一个朋友养了宠物狗,11年了,近期状态不太好,站不起来,吃不下东西。送去兽医,检查了血压,抽血,B超,核磁共振,发现各种问题。已经花了四五千块钱。一般狗的寿命大概就是9-14岁,这条狗已经相当于人的80岁了。
蒋璟璟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、工作压力越来越大,一些年轻人为减压或寻求情感寄托,会在日常生活中饲养变色龙、刺猬、蜜袋鼯、柯尔鸭、芦丁鸡、水獭等另类宠物。不少人还通过短视频平台、朋友圈晒它们,赚取了不少流量。
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饲养宠物,宠物能给人们带来感情上的陪伴,能缓解自己压抑的情绪。对于很多朋友来说,饲养宠物,尤其乖巧听话可以抚摸的宠物,更能让主人有一种温暖和安全感。心理学家哈洛提出“接触性安慰”的概念。
2022上半年,抖音宠物行业的短视频内容播放量稳步增长,以猫狗为核心构成的主流宠物食品及用品相关短视频内容占比超70%,其他宠物内容和宠物服务类内容播放量增速则有大幅提升。中国宠物行业正呈现出高市场增速、高线上渗透的“双高”特征。
昆明地铁是禁止携带宠物进站乘车的,可最近有网友反映,在地铁站的无障碍电梯里张贴的乘梯须知,似乎透露着可以携带宠物的意思。这位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,在一张落款为"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"的"无障碍电梯乘梯须知"中,第八条写道:"携。
中新网杭州5月28日电(记者 黄慧)酸甜苦辣的生活里,与宠物互相陪伴,不断被宠物治愈,正成为当下越来越多个人或家庭的真实写照。宠物以朋友或家人的身份,成为一个家庭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在这一潮流下,宠物经济成为新蓝海。
各种猫狗,经过人工选择,寄生于人类社会使其种族获得极大的发展。可以说,只要人还存在,猫狗就不会灭绝。而猪,光我国一年宰杀7亿头。然而,很少有人会问,什么叫宠。答案是7亿只狗,另外有8亿只宠物猫。全世界有几十万只狼,各位猜一猜全世界有多少只狗。
近年来,各大消费品牌都蹭起了“小猫小狗”的热度。比如:麦当劳推出限定猫窝套餐、喜茶开设宠物友好主题店、完美日记推出与李佳琦的宠物Never联名小狗眼影盘、星巴克推出猫爪杯等等。而事实上,与宠物捆绑的营销思路,也确实让这些企业获得了流量与销量